【資料圖】
《科創(chuàng)板日報》3月16日訊(編輯 鄭遠方)ChatGPT的聲名鵲起、GPT-4“更像真人”的性能,加深了各家科技巨頭的“危機感”,蘋果更“坐不住”了。
據(jù)《紐約時報》報道,蘋果公司已在上個月舉行了年度人工智能峰會,該峰會是一次內部活動,旨在讓員工了解自家AI產品及工具。
同時,蘋果正在開發(fā)類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技術,公司內許多工程師(包括Siri團隊工程師)每周都在測試語言生成(language-generating),相關技術有朝一日可能將用于Siri。
在ChatGPT問世后,蘋果Siri、亞馬遜Alexa等語音助手的體驗進一步受到用戶詬病,還被調侃為“人工智障”——笨重的程序設計機制與計算成為了這些虛擬助手的“絆腳石”,也為以ChatGPT為首的聊天機器人崛起埋下了伏筆。
但追上ChatGPT,對于蘋果和Siri而言并非易事,蘋果前員工更斷言,Siri無法成為像ChatGPT一樣的“創(chuàng)意助手”。
蘋果前工程師John Burkey曾在2014年受命改進Siri,之后他于2016年從蘋果離職。他坦言,Siri的代碼設計笨拙、過時且復雜,這也導致Siri難以添加新功能。
Siri在回答“今天天氣如何”“播放歌曲《XXXXX》”等簡單問題/請求時,實際上是從數(shù)據(jù)庫中提取信息,而數(shù)據(jù)庫中儲存了餐館位置、音樂家名字等大量提示詞條(Prompt)。而如果用戶提出的問題并未整合進數(shù)據(jù)庫,Siri只會回應稱自己無法提供幫助。
如此一來,Siri能響應的請求數(shù)量較為有限。如今Siri的數(shù)據(jù)庫包含近20種語言的大量詞條,“如同一個大雪球”。若想拓展Siri的功能,工程師只能向數(shù)據(jù)庫中不斷添加新的詞條,俗稱“滾雪球”。
由于這種機制的存在,Burkey指出,即便是更新Siri的基本功能,也需要數(shù)周;添加新詞條需要對數(shù)據(jù)庫進行全面修復,因此可能需要長達六周的時間;若想整合搜索等類似ChatGPT般的高級功能,甚至可能需要一年左右。
蘋果并未對公司在這一領域的發(fā)展計劃置評,但外界一致認為,蘋果一定會致力于開發(fā)一個類似ChatGPT的對話模式,而結果究竟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詞: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gyco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