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劇版《三體》終于在萬眾矚目中上線了。播出至今,網(wǎng)友們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本劇足夠尊重原著,讓人驚喜;也有人吐槽本劇的選角不夠合理,劇情不夠精彩。在筆者看來,《三體》的敘事節(jié)奏過于緩慢、拖沓,光是第三集關(guān)于“倒計時”高度重復的描繪和渲染就讓人忍不住想快進。
但比起“好看不好看”,劇版《三體》顯然還有更重要的意義?;叵氘斈?,小說《三體》出版后也曾遭遇過不少非議和批評,比如人物描寫臉譜化、心理描寫太生硬。確實,如果單純以文筆論,《三體》未必算得上第一流的文學作品,但這不妨礙公眾承認它的精彩和出色。
作為文科生,也是一個各種科學理論的門外漢,本人自覺讀懂小說《三體》不存在什么障礙,get到大劉想要表達的主旨和觀點也不難。這也正是《三體》的魅力所在,不管是“黑暗森林”的構(gòu)想還是“射手與農(nóng)場主”的假說,都是面向廣大普通讀者的啟發(fā)。與其說《三體》是一部科幻作品,不如說是披著科學外衣的
思想作品,閱讀或觀賞它的過程是一次能讓人開動腦筋且獲益匪淺的思維訓練。
正因此,《三體》能從文字轉(zhuǎn)化為影像,顯然是一件好事。盡管小說《三體》的粉絲和擁躉眾多,但終究比不上影視作品的輻射范圍和影響力。能讓更多觀眾順著電視劇的人物和畫面去追索和思考精神、人性、道德、信仰、未來、理想等一系列人類世界的終極議題,不僅是大劉希望看到的局面,也有利于一些基本的科學理念和哲學思辨方法的普及。
誠然,《三體》里的“宇宙社會學”不能和真正的社會學相提并論,所謂“黑暗森林”觀念實質(zhì)上也存在邏輯和理論上的硬傷,但我們也不必用學術(shù)、挑剔的眼光去苛責《三體》。雖然它的篇幅和格局都堪稱宏大,但畢竟只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科幻小說。我們既不必將《三體》過度神話,也應該看到它在公眾領(lǐng)域所能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如果有人因為《三體》而開始關(guān)心當下世界、全體人類的命運和前途,作品的人文意義也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體現(xiàn)。
總之,此番電視劇版《三體》在翻拍的過程中采取了較為保守的方式,直接“摳書”,臺詞、場次全部按部就班,也許沒有太多新意,很多細節(jié)也比較粗糙,但好在基本保留了原作的精髓——用“干貨”觸發(fā)受眾的思考。至少觀劇的過程常常能讓筆者回憶起當初閱讀小說時認真想過的問題,這當然也是一種收獲。
在時下的影視劇市場中,我們不缺少甜度爆表的偶像劇、“爽”到飛起的仙俠劇,而《三體》則為觀眾提供了另一種選擇。至于大家買賬還是不買賬,就要看劇集后續(xù)還能不能繼續(xù)保留原作的精髓了。
關(guān)鍵詞: 黑暗森林
網(wǎng)站首頁 |網(wǎng)站簡介 |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gyco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wǎng)絡消費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