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扣稅有重大好消息!
據(jù)央視新聞,1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xù)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減輕個人所得稅負擔,緩解中低收入群體壓力。
會議決定:
一是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
二是將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
三是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延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一年可減稅1100億元。
本來,過渡期三年結束后,從2022年1月1日起,年終獎就得并入當年綜合所得納稅,國務院上述規(guī)定相當于將這一到期日又延后了兩年,有利減輕個人所得稅負擔,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對工薪階層來說是一大利好。
新京報評論指出,全年一次性獎金不計入當月工資獎金,如同政府發(fā)放的“大禮包”,是送給共同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的所有人的回饋。
經(jīng)濟基本面的良好,讓政府有足夠底氣繼續(xù)實施個稅優(yōu)惠等稅收舉措。如此,在激勵人心的同時,對推動國內(nèi)消費市場活力也會取得明顯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誰是這項政策的最受惠群體?
按照原先的安排,在2021年12月31日前,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按照按月?lián)Q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納稅。
但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那么誰是這項政策的最受惠群體?從整體收入方面,可以分三種情況看:
一是,當年收入(含年終獎)減去6萬元及五險一金、附加扣除等后應納稅所得額小于等于0元,并入綜合所得稅更節(jié)稅。
二是,當年收入(含年終獎)減去6萬元及五險一金、附加扣除等后應納稅所得額在0至3.6萬元之間,任何一種年終獎個稅計稅方式對其影響一樣。舉個例子,A同學2021年綜合所得5000元/月,2021年3月發(fā)放全年一次性獎金3萬元。按照單獨計稅和合并計稅的應納稅額都為1050元。
三是,當年收入(含年終獎)減去6萬元及五險一金、附加扣除等后應納稅所得額大于3.6萬元的群體。這一群體年終獎單獨申報更節(jié)稅。
總的來說,年終獎優(yōu)惠政策延續(xù)對中高收入者獲利更大。
對于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如將全年一次性獎金并入當年工資薪金所得,扣除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后,可能無需繳稅或者僅需繳納很少稅款;而如果將全年一次性獎金采取單獨計稅方式,反而會產(chǎn)生應納稅款或者增加稅負。
年終獎怎么計稅,是道選擇題
年終獎到底怎么計稅,是道選擇題,畢竟前后兩種計稅方式相差可能上萬元。
進一步從收入結構來看,根據(jù)當年工資收入和年終獎的高低,當年工資高于年終獎的群體按照單獨計稅方式交稅更少。
1、對于工資高于年終獎的人來說:
以一位年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收入扣除三險一金、6萬元起征點、專項附加扣除等后的計稅稅基)15萬元的個人為例,假設他的年終獎為3萬元,如果合并計稅,這3萬元適用20%的稅率,繳納個稅為6000元,也就是最終拿到手的年終獎是2.4萬元。
上述個人同樣的情況,假設單獨計稅(今年仍可選擇的計稅方式),這3萬元年終獎適用3%的稅率,繳納個稅為900元,最終拿到手的年終獎是2.91萬元。
因此在上述的案例中,年應納稅所得額15萬元的個人,按月單獨計稅可以少交5100元個稅。
2、對于年終獎高于工資的人來說:
B公司小李,2020年工資扣除三險一金、免征額等,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年終獎27萬元。如果單獨計稅,小李年終獎共需繳稅52590元,工資繳稅900元,合計53490元。如果合并計稅,則共需繳納個稅43080元。
對小李來說,兩種計稅方式取得的年收入相差10410元。
總結一下,單獨計稅對于工資高于年終獎的員工更友好,合并計稅則對于年終獎較多的員工更友好。
專家建議,一般對于年薪低于年終獎的人來說,合并計算或許更有利。特別是有一些平時月收入較低的人,可能6項專項附加扣除都無法足額用到,那么把年終獎并到綜合所得里,充分扣除,還能繳稅更低。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延期一年
此外,國常會還確定了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延至2022年底。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更是提速明顯。據(jù)東方財富Choice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至12月24日,共有54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由于這部分群體在市場占比越來越大,因此政策的變化也是稅務咨詢機構和企業(yè)高管十分關心的問題。
此次國常會宣布政策延期,意味著,股權激勵仍可以按照單獨計稅原則,即和全年一次性獎金的扣繳方式類似,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整體看單獨計稅,其適用稅率發(fā)生跳檔的可能性較小。
不過需要注意,全年一次性獎金是將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shù)額,按照按月?lián)Q算后的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納稅。而股權激勵收入是直接將收入額的全額乘以根據(jù)年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來單獨計算納稅。
網(wǎng)站首頁 |網(wǎng)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gyco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wǎng)絡消費網(wǎng)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