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從月球取回了1731克月壤、月巖樣品,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共計31份于7月12日向13家科研機構發(fā)放?,F(xiàn)在,第一個成果公布了!
近期,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離子探針中心劉敦一研究員和地質所海外高級訪問學者澳大利亞科廷大學Alexander Nemchin教授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在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團隊對嫦娥五號月球玄武巖開展了年代學、元素、同位素分析,證明月球在19.6億年前仍存在巖漿活動,為完善月球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科學證據。
相關研究論文《嫦娥五號年輕玄武巖的年代與成分》于北京時間10月8日凌晨在線發(fā)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上。這也是以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為研究對象發(fā)表的首篇學術成果。
月球的巖漿作用在何時停止,一直是月球演化歷史研究中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一。此前關于月球樣品的研究成果中,這一時間截止到29億年前。
嫦娥五號任務的采樣位置特別設計在了月表最年輕的月海玄武巖區(qū)域,全世界科學家都滿懷希望,盼望著從嫦娥五號樣品研究中獲得更年輕的巖漿事件結果,以完善月球巖漿演化歷史。
研究團隊用詳盡的微區(qū)原位高分辨率二次離子質譜(SHRIMP)定年數據和堅實的巖石礦物地球化學數據,證明了月球直至19.6億年前仍存在巖漿活動,使此前已知的月球地質壽命延長了約10億年。
目前,對月球樣品的科學研究工作正在進行,第二批月球樣品發(fā)放工作按程序開展,相關科學成果將及時發(fā)布。
另外截止9月29日,在祖國72華誕來臨之際,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在軌工作突破1000天,繼續(xù)刷新月球背面工作記錄,目前整體工況良好,載荷工作正常,持續(xù)開展科學探測。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gyco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