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中國衛(wèi)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新聞發(fā)言人冉承其帶來北斗最新進展的解讀:7月31日,我國向世界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標志著北斗“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圓滿完成,北斗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
當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fā)布會,冉承其和北斗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斗三號工程衛(wèi)星系統總師謝軍,北斗三號工程衛(wèi)星系統總師林寶軍,北斗三號工程運控系統總師陳金平,介紹北斗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并回應熱點問題。
北斗產品已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
冉承其說,北斗三號2009年11月啟動建設,10余年來,工程建設歷經5個階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開通全系統服務。建成即開通、開通即服務,工程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據他介紹,北斗相關產品已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基于北斗的國土測繪、精準農業(yè)、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成功應用。
“北斗已是聯合國認可的四大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之一。”冉承其說,與美國、俄羅斯、歐盟衛(wèi)星導航系統的兼容與互操作及系統間合作持續(xù)深化,相繼進入民航、海事、搜救衛(wèi)星、移動通信等多個國際組織,多個支持北斗系統的國際標準已發(fā)布。
據他介紹,自2017年11月起,兩年半時間該工程高密度發(fā)射18箭30星,建成40余個地面站,快速形成星地一體化運行能力。特別是面對年初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航天領域質量形勢風險,工程全線狠抓任務組織實施、狠抓產品質量復查、狠抓任務風險防控,實現組網收官攻堅戰(zhàn)和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全面勝利。
冉承其透露,北斗系統28nm工藝芯片已經量產,22nm工藝芯片即將量產。大部分智能手機均支持北斗功能,支持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經上市,構建起集芯片、模塊、板卡、終端和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yè)鏈。
他說,10年來,我國衛(wèi)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yè)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有望超過4000億元。此外,北斗在中歐班列運輸、京張高鐵建設運營、民用航空等方面得到應用;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服務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水災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北斗正在加速進入新基建,與新一代通信、區(qū)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度融合,北斗應用新模式、新業(yè)態(tài)、新經濟不斷涌現。
北斗穩(wěn)定運行服務不中斷是“底線問題”
陳金平今天在談及如何保障北斗系統運行穩(wěn)定時說,北斗三號系統有30顆在軌衛(wèi)星、幾十個地面站,星與星要組網、星與地要組網、地與地要組網,組網關系極其復雜,北斗系統的穩(wěn)定運行、確保服務連續(xù)不中斷,是極其復雜的問題,需要向廣大用戶承諾服務,也是一個底線問題。
陳金平說,北斗運控系統為此做了大量工作,他從3方面介紹了相關情況——
第一,北斗運控系統建立了充分的故障處置預案。北斗三號系統從2018年年底開始向全球提供基本服務,至今已有1年半的時間。此次全面開通的各類特色服務,在今年5月就開始試運行,至今已有兩個多月時間。這個過程中,北斗系統做到了服務連續(xù)不中斷。
“這并不是說我們系統里沒有出現過故障問題。而是每一次故障出現,我們的運維人員及時進行處置歸零,并強化落實舉一反三,建立積累故障處置預案庫。”陳金平說。有了這樣一些預案的積累基礎,再加上有北斗一號、北斗二號20年的長期運行管理經驗,運維人員對北斗三號的各種故障問題越來越從容。
第二,北斗運控系統建立了充分的運維保障手段。陳金平說,在北斗三號系統設計當中,就對穩(wěn)定運行作了充分考慮,同步安排了相應運行保障系統建設。比如大數據分析系統,可以把星地各類運行狀態(tài)數據進行關聯分析、挖掘分析,從而為系統的穩(wěn)定運行和故障預測提供支撐。
第三,建立了完善的運行管理機制。北斗系統長期堅持的“多方聯保機制”,地面系統常設運維單位,與衛(wèi)星系統其他各類設備研制單位建立協調機制,共同進行管理維護系統。
陳金平說,北斗系統的建設目標是“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一流的北斗也是系統運行管理的目標,系統一流不一流,更多的還是需要長期運行服務去檢驗,也需要廣大用戶體驗去評價。
高精度是北斗今后無往而不勝的一張牌
冉承其今天透露,北斗系統的精度對外發(fā)布是10米,實際測試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是2-3米,其中有一個頻點的信號,在全世界定位精度最好可以達到1點幾米。
據他介紹,中國北斗是“人有我優(yōu)、人無我有”。具體來看,其他導航系統有的,北斗做得更好,定位精度可以說更好;其他系統沒有的,北斗還有很多增值服務,如短報文、星基增強、國際搜救服務等。
他以短報文通信服務為例,該服務區(qū)域通信能力達到每次14000比特(1000漢字),既能傳輸文字,還可傳輸語音和圖片,并支持每次560比特(40個漢字)的全球通信能力。
冉承其說,星基增強服務具備一類垂直引導進近能力,填補我國星基增強服務空白。國際搜救服務檢測概率優(yōu)于99%,具備返向鏈路確認特色能力,顯著增強遇險人員求生信心。此外,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還能提供最高厘米級定位服務。
“高精度一定是北斗今后無往而不勝的一張牌。”冉承其說,高精度進入手機未來可期,如果用了高精度應用的手機,開車可以實現車道級導航。如果叫一個出租車,可以讓出租車“閉著眼睛”開到你的面前。
林寶軍說,為保證北斗在軌運行衛(wèi)星的持續(xù)先進性,北斗系統不拘泥于當下能夠實現的指標,而是通過系統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把長板和短板結合,持續(xù)地改進硬件系統的先進性,通過在軌賦能來解決衛(wèi)星發(fā)射上天后產品性能的持續(xù)改善。
他舉了一個例子:“衛(wèi)星發(fā)射上天以后,硬件沒有辦法更改了,只能通過在軌賦能技術解決后續(xù)問題,這種能力在衛(wèi)星上叫‘軟件重構和在軌賦能’。當衛(wèi)星有了這種能力之后,衛(wèi)星在發(fā)射上天后就可以完成性能、能力的持續(xù)改進。”
冉承其當天還表示,高精度應用現在僅僅是中國地區(qū)能享受到,北斗系統即將建設一個天基的低軌星座系統,有望在2025年前建成高精度“這張網”,屆時,全世界都有望享受到北斗的“厘米級定位服務”。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關鍵詞: 北斗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gyco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