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汽集團(601238)“強硬”退出后,此前余承東的那句“華為的品牌和技術與一些相對較弱的傳統(tǒng)車企合作”再次被印證。4月16日,針對此前“與北汽極狐合作遇到問題”的言論,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表示:“華為與北汽極狐的合作模式將從Huawei Inside(以下簡稱‘HI模式’)升級為智選車模式。”雙方的合作不僅未止,而且綁定更深。然而,與要把技術話語權拿在自己手里的廣汽集團相比,困局中的北汽極狐似乎也只能抓住華為這根稻草。
從HI到智選車
(資料圖片)
“因為前段時間在汽車百人會上表達不太準確,造成了外界對于華為和極狐已不再合作的誤解?!庇喑袞|表示,華為與北汽極狐將繼續(xù)合作,但合作模式將從HI模式升級為智選(車)模式,合作進一步加深。
此前,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北汽極狐“放棄”HI模式消息被證實。余承東透露:“采用HI模式,有3個廠商(北汽極狐、廣汽埃安、長安阿維塔)跟我們進行合作,現(xiàn)在基本上只剩長安阿維塔,除廣汽退出HI模式,與北汽極狐的合作也遇到問題。”
對于北汽極狐與華為合作模式的升級,外界認為與其低迷表現(xiàn)不無關系。去年,成為華為HI和智選車模式落地的關鍵一年。基于HI模式,華為先后聯(lián)手北汽極狐和阿維塔推出極狐阿爾法 S HI版和阿維塔11兩款車型。而通過智選車模式,華為聯(lián)手賽力斯相繼推出問界M5、問界M7和問界M5純電版。
一年后,兩種合作模式同時交卷。數(shù)據顯示,去年極狐汽車累計上險量僅為1.2萬輛,而去年3月開始交付的問界系列,累計交付量超7.5萬輛。HI模式未能幫助北汽極狐突圍。
作為北汽集團沖擊新能源汽車高端市場的品牌,北汽集團寄希望通過極狐品牌與其他傳統(tǒng)車企“小號”及造車新勢力搶奪高端市場份額,因此北汽集團很早便與華為進行合作。然而,極狐品牌不及年銷目標三成的銷量成績,顯然未達北汽集團預期。此后,北汽極狐開始進行人事調整。今年2月,北汽藍谷(600733)發(fā)布公告稱,子公司北京藍谷極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公司法定代表人、經營范圍等工商變更登記手續(xù),樊京濤卸任法定代表人、執(zhí)行董事,由張國富接任。
對于北汽極狐銷量“啞火”,余承東認為問題是出在北汽極狐產品上。他直言道:“極狐定義產品,但在市場競爭力上有點問題?!贝送?,余承東曾表示:“僅靠HI模式還不夠,因為其是車企主導,取決于車企的能力,車廠能力強還可以,能力不強就做死掉。智選車模式、問界生態(tài)品牌模式,是我們掌控命運,我們要對車企的產品成功負責?!憋@然,北汽極狐并不在余承東能力強的車企名單中。
“北汽極狐選擇智選車模式,華為可以從參與車型的整個生產環(huán)節(jié),為極狐在技術、設計、渠道上提供幫助,雙方真正意義上達成深度合作,為極狐當下困局開出‘良方’。”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北汽極狐亟須找到突破口。
華為受限“朋友圈”
事實上,余承東主推的智選車模式,其“朋友圈”的選擇并不多。
目前,華為參與造車采用三種模式,分別為傳統(tǒng)零部件供應商、HI模式和智選車模式。從華為參與造車的深度來看,三者依次遞進。從模式上來看,作為供應商是華為給予車企最基礎的零部件供應模式;HI模式屬于輕資產運營,將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賣給技術實力較強的車企;智選車模式則通過與車企在造車領域更為深入合作,在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用戶體驗等各環(huán)節(jié)全面參與。
不過,大部分車企與華為的合作還是處于供應商模式。今年3月,廣汽集團發(fā)布公告稱,將廣汽埃安AH8項目由與華為聯(lián)合開發(fā)變更為自主開發(fā),華為的身份也從項目參與者變?yōu)楣?,二者之間的合作由頗具“含華量”的HI模式,“降級”為業(yè)內常見的零部件供應商模式。
對于取消與華為的合作,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是從靈活性、先進性和綜合成本三個方面考慮的結果。一是,三年前和三年后的市場需求不同,自主研發(fā)會更加靈活;二是,要保持先進性,就不能用統(tǒng)一的架構,不能大家都一樣;三是,點餐和套餐的區(qū)別,點餐可以選市面上最先進的?!?/p>
此外,上汽集團(600104)董事長陳虹曾表示:“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廠商合作自動駕駛不能接受,因為它會成為上汽的靈魂?!背擞密囀袌鲂畔⒙?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整車制造企業(yè)一直掌握自主權,如果與第三方全面合作并被介入研發(fā)等多環(huán)節(jié)流程,不少頭部車企都會在成本、利潤與自主權等方面進行考量。
對于頭部車企與華為合作保持的謹慎態(tài)度,余承東也心知肚明。他曾表示:“國內合作伙伴中,新勢力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選擇華為。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追求,為了市值不會選擇華為。而國際巨頭們也因為多種原因無法選擇華為,傳統(tǒng)的車企如果怕失去靈魂也不會選擇華為,這就讓華為面臨很大挑戰(zhàn)?!?/p>
然而,問界品牌的成功又讓不少車企對于華為智選車模式蠢蠢欲動,因此不少弱勢車企開始選擇與華為合作。近日,華為與江淮就智選車模式達成合作。此外,華為相關人士表示,目前華為智能汽車BU智能化部件發(fā)貨量超200萬,戰(zhàn)略合作車型上市5款。從今年秋季到明年,還有10多款戰(zhàn)略合作車型正準備上市。
為能吸引與更多車企形成合作,華為也不斷提升系統(tǒng)。4月16日,華為發(fā)布HUAWEI ADS 2.0(Advanced Driving System,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華為相關人士表示,該系統(tǒng)將在AITO問界M5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版首發(fā),后續(xù)阿維塔11、極狐阿爾法SHI版也將升級。
北京商報記者 劉洋 劉曉夢
關鍵詞:
網站首頁 |網站簡介 | 關于我們 | 廣告業(yè)務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0 www.sgyco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網絡消費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聯(lián)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